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,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什么意思
一、肝者-将军之官也,谋虑出焉。
将军,将军是要主谋略的,实际上聪明才智的最大发挥,要看我们肝气足不足,肝血足不足,做事就会踏实和稳重,肝血虚的话就非常容易动怒,烦躁。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看到很多。动肝火是因为谋略不足,想问题想不清楚。谋略在内经中讲“因思而远谋谓之虑。这个虑是想得远,想得非常 远,才叫虑。谋是策划,怎么想清楚。将军并不是代表打仗,而是要看运筹帷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。这就是将军之官的一个主要作用。
二、膻中者,臣使之官喜乐出焉
这个所谓膻中者,人体里一条很特殊的经络,就是心包经,心包和三焦是五藏之外,中医里加出来的一个藏器,两乳正中间有一个膻中穴,气会膻中,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,就是我们人体的气机,很大程度上都会通过这儿来表现,这儿涉及到西医的一个概念,就是胸腺,这个胸腺人出生前是很大的一个器官,出生后讯速的萎缩,这里可以暗示出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,胎儿之所以用能10个月来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,跟这个膻中胸腺有密切关系的,因为它是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,喜乐指的是经脉特别通畅,如果经脉通畅,小孩的发育就通畅,我们一出生后,生长非常快,过了青春期以后,人的生长速度就明显减缓了,这和膻中穴有关系。
臣使之官,就是代君发令的,在中医里有一个很特殊的概念,有心,也有心的外围心包,心是不受邪的,而心包是代君受过的这么一个功能。所以这个器官相当于宦官,他就是代君行令,代君受过。气会膻中,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,就是阻挡邪气,宣泄正气,就像北京城的紫禁城,阻当外边的邪气,让外边的危险进不了皇宫,同时它又可以向外宣发正气。
高中古文
(译文在原文后方。)
陆树德,字与成,尚书树声弟也。嘉靖末进士。除严州推官。行取当授给事、御史,会树声拜侍郎,乃授刑部主事。
隆庆四年改礼科给事中。穆宗御朝讲,不发一语。树德言:“上下交为泰,今暌隔若此,何以劘(mó)君德,训万几?”不报。屡迁都给事中。六年四月诏辍东宫讲读,树德言:“自四月迄八月,为时甚遥,请非盛暑,仍御讲筵。”不听。穆宗颇倦勤,树德言:“日月交蚀,旱魃bá 为灾,当及时修省。”及帝不豫,又请谨药饵,善保护,仲夏亢阳月,宜益慎起居。帝不悦,疏皆留中。内臣请祈福戒坛,已得旨,树德言:“戒坛度僧,男女扰杂,导淫伤化。陛下欲保圣躬,宜法大禹之恶旨酒,成汤之不迩声色,何必奉佛。”
未几,穆宗崩,神宗嗣位,中官冯保挤司礼孟冲而代之。树德言:“先帝甫崩,忽传冯保掌司礼监,果先帝意,何不传示数日前,乃在弥留后。果陛下意,则哀痛方深,万几未御,何暇念中官。”疏入,保大恨。比议祧tiāo 庙,树德请毋祧宣宗,仍祀睿宗世室,格不行。已,极陈民运白粮之患,请领之漕臣,从之。
树德居言职三年,疏数十上,率侃直。会树声掌礼部,乃量迁尚宝卿。历太常少卿,南京太仆卿,以右佥qiān 都御史巡抚山东。树德素清严,约束僚吏,屏绝声伎。山东民壮改民兵,戍蓟jì 门,隆庆末令岁输银二万四千,罢其戍役。寻命增输三万,树德请如河南例罢之。帝不从,而为免增输之数。德府白云湖故民田,为王所夺,后已还民,王复结中官谋复之。树德争不得,乞休归。久之卒。
译文:
陆树德,字与成,尚书(官职名)陆树声的弟弟。嘉靖(明世宗年号)末年考中进士。任命为严州推官(官职名)。根据考核应该升任他为给事、御史(都是官职名),因为恰逢陆树声被任命为侍郎,所以任命他为刑部主事(官职名)。
隆庆(明穆宗年号)四年陆树德改任礼科给事中(官职名)。明穆宗升朝议政,不说一句话。陆树德说:“皇上和臣下交流意见,国家才能平安,如今您和大臣的隔膜这么深,拿什么宣扬您的圣德,教诲天下人呢?”皇帝没有批复他。多次升迁到都给事中(官职名)。隆庆六年四月下诏让陆树德到东宫里讲课,他说:“从四月到八月,这段时间很长,如果天气不是太热,皇上应该依然到讲堂来听讲。”皇帝不听。明穆宗比较懒惰,陆树德说:“近来发生了日食、月食,以及旱灾,您应该及时反省,加强修养。”等到皇帝患了病,他又请求说要谨慎用药,精心调理,仲夏这一月日光太强烈太阳,应该更加小心起居活动。皇帝很不高兴,他的奏疏全部扣下不予批复。亲近的大臣请求皇帝开坛祈福,得到皇帝同一以后,陆树德说:“在内宫开坛要用好多和尚,男女扰混杂,容易导致放荡风气,有伤风化。陛下要打算保住身体,应该效仿大禹的戒饮美酒,成汤的不近美色,何必用拜佛求福。”
不久,明穆宗驾崩,明神宗即位,中官(官职名)冯保排挤掉司礼(官职名)孟冲并取代了他。陆树德说:“先帝刚刚驾崩,忽然听说冯保掌管了司礼监,如果是先帝的旨意,为什么不在前几天宣布呢,却在先帝临终之后。如果是陛下的旨意,那么应该还在哀痛之中,什么都来不及考虑的,还怎么又时间顾及到中官官职的变动。”奏章递上去以后,冯保非常恨他。后来议论建立祖庙,陆树德建议不要把(朱瞻基)作为明宣宗来祭祀,还是应该作为明睿宗来祭祀,没有被采纳。这是完了以后,他极力向皇上陈述百姓运输粮食的隐患,请求自己来管理漕运,皇帝准许了他。
陆树德在向皇上提建议的官职(御史)上担任了三年,上奏了好几十本奏章,言辞都很刚直。恰逢陆树声掌管礼部,于是该任陆树德为尚宝卿(官职名)。历任太常少卿,南京太仆卿,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山东巡抚。陆树德向来清廉严格,约束下级官员,不听音乐不观歌舞。山东的民壮改称民兵,驻守蓟门,隆庆末年朝廷下令山东每年上交银子二万四千两,就不用再用民兵服劳役。不久朝廷又要求增加上交三万两银子,陆树德请求按照河南的先例废除劳役。皇帝不采纳,只是免掉了要增收的数目。德府白云湖一带原先是民田,被王爷强占,后来还给了百姓,王爷又勾结中官霸占了过来。陆树德没有为百姓争到田地,请求告老还乡。过了相当长时间去世了。
我要查81数字吉凶是怎么使用的?
你好,
五行数理说明:号码: 81 数理为 81 ,其暗示的信息:
最极之数,还本归元,能得繁业,发达成功 。(吉)
道成于学而藏于书,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的意思
道理从学习中懂得,因为书本上都有;勤奋学业才有长进,否则只有倒退
一、作者简介
王符(85年?~163年?)东汉政论家、文学家、进步思想家。字节信。安定临泾(今甘肃镇原)人。大约活动在黄巾起义(184年)之前与马融、张衡等著名学者友善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:王符
出生地:安定临泾(今甘肃镇原)
性别:男
民族:汉族
职业:东汉政论家、文学家、进步思想家
二、作品出处
王符少好学,有志操,与马融、窦章、张衡、崔瑗等学者友好。安定俗鄙妾生之子,而王符没有外家,故被乡人贱视。自东汉中期以来,社会矛盾日益严重,士人大多到处求官谋职,当权者更相荐引,而王符独耿介不同于俗,因此不得升进。思想上积愤,乃隐居著书三十六篇(分十卷),不愿显露其名,而称《潜夫论》。
道成于学而藏于书,学进于振而废于穷。
——王符(东汉思想家、哲学家)引自《潜夫论·赞学》
三、作品意义
《潜夫论》共三十六篇,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,少数也涉及哲学问题。他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社会风俗各个方面,指出其本末倒置、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,认为这些皆出于“衰世之务”,并引经据典,用历史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。把社会的黑暗动乱的根源归之于统治者的昏暗不明,把治理乱世的希望寄托在明君和贤臣身上。他希望明君能任贤使能,忠信纳谏,天下就能太平。他建议采取考功、明选等办法,来改革吏治,反映了当时庶族地主强烈参政要求。他的政论文中有同情人民重视人民的思想,他强调“国以民为基,贵以贱为本。” 这是对先秦时期“民本”思想的继承和发扬。在经济政策上,他要求重本抑末,重视发展农业生产,爱惜民力,重视对边远地区的防御和建设。他反对谶纬迷信,大量揭露官吏豪强奢侈浪费和迫害人民的罪行.
莱州名人毛纪标志性事件
为帝王师
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(1485年)乡试第一,成化二十二(1486)年中进士第一,选为庶吉士。在翰林院
毛纪墓
苦修三年,授为翰林院检讨,进升修撰。宪宗弘治年间充任东宫讲读,兼负教育皇太子的任务。1505年,太子即位,是为武宗正德皇帝。毛纪升为侍讲学士,继续担任给武宗讲课的重任。正德五年(1510年)升户部侍郎,十年,拜礼部尚书,不久升任大学士,入预机务。
成化末年进士及第,进入翰林院做庶吉士。明弘治初年,授翰林院检讨,升任修撰,当经筵讲官。主编《会典》,升任侍读。明武宗即位,他又升左谕德。有人指责《会典》有差错,武宗把他降职侍读。编辑《孝宗实录》,升为学士,又担任讲官。正德五年(1510),他晋升户部侍郎。不久,转任吏部左侍郎。
正德十二年(1517)春天,毛纪兼任东阁大学士。到了秋天,又加太子太保,改任文渊大学士。武宗南征,毛纪辅佐主辅杨廷和留守京师。辅佐有功,又升少保、户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。
阻止迎佛
正德十年(1515年)乌斯藏(今西藏)入贡,来使对武宗说,乌斯藏有活佛,能预知人祸福。武宗最迷信佛教,听说后很高兴,拨出白银100余万两,命太监率锦衣卫130人、卫卒数千人前往迎接。毛纪等人坚决反对,纷纷上书劝阻。毛纪疏中指出:京师到乌斯藏两万余里,公私烦费,不可胜计。且四川近年灾乱,流寇蜂起,若再加骚扰,必将酿成大乱。武宗听不进大臣的反对意见,毛纪再三上书,苦苦剖陈,终于阻止了迎佛。
诛杀江彬
正德十五年(1520),毛纪担任礼部尚书。这年,武宗身患重病,又没有儿子继承皇位。毛纪与杨廷和、梁储、蒋冕等大臣商议,打算拥立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继位。毛纪提出要启奏皇太后同意。皇太后批准了这项议案。这时候,手握重兵的平虏伯江彬要造反。危难之际,毛纪挺身而出。他与杨廷和、蒋冕等人合谋,讨得皇太后懿旨,设计诛杀了江彬。这样,避免了一次宫庭政变。
武宗逝世后,朱厚熜顺利继位,史称明世宗。因为定策有功,明世宗非常感激,赐封毛纪为伯爵。毛纪坚决辞谢,奉劝明世宗收回了成命。毛纪的高风亮节,深受百官赏识。
出任首辅
嘉靖初年,朝中张璁等一批年轻官员,拥护明世宗尊崇生身父亲为皇考。毛纪与杨廷和、蒋冕、毛澄等人坚决反对。于是,朝廷暴发一场“大礼仪”之争。这场争辩,历时几春秋,造成一百三十四人入狱坐牢,廷杖打死十余人。嘉靖元年(1522),毛澄辞职回乡。嘉靖三年(1524),杨廷和、蒋冕相继被免职丢官。在这种形势下,毛纪顶风当宰相。
毛纪接任首辅后,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,千方百计营救因谏争而下狱的官员。明世宗亲自出马做工作,三番五次地劝喻毛纪,毛纪总是不改初衷。这天,明世宗在平台召见毛纪,要求毛纪让他给生父以最崇高的地位。毛纪依然摇摇头,他说:“陛下要这样做,先帝的位子怎么放呢?”明世宗发怒了,指责毛纪固执己见,“要结朋奸,背君报私。”毛纪回答说:“司马光曾经告诉神宗说,陛下之所以用臣,是因为看重了臣狂直敢言,有益于国家。如果为了自己的地位荣誉而不敢直言,那才是以官谋私。臣今天也是这样。要结朋奸,背君报私,这正是臣平日最痛恨的。既然陛下这样怀疑臣,臣乞求离职归乡。希望陛下任贤纳谏,审是非,识忠奸,明正邪,以养太平之福。”
辞职回乡
明世宗听了,既恨毛纪固执,又感毛纪正直,无可奈何。考虑再三,明世宗恩准毛纪辞职回乡,同时诏
令官府配给随从和粮食。这样,毛纪当宰相的时间只有三个月。这三个月的宰相,毛纪当得不容易啊!他是提着脑袋当宰相的,留下了刚直不阿的美名。
毛纪致仕后,安享田园之乐。游息之余编著了许多书。如《密勿稿》、《辞荣录》、《海庙集》、《联句私钞》、《归田杂识》、《鳌峰类稿》等。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,毛纪80岁大寿,世宗亲派大臣慰问。
嘉靖二十四年(1545),毛纪逝世,享年八十三岁。明世宗赠赐他为太保,谥号文简。毛纪的儿子毛渠,进士,官居太仆卿。
纪学识丰富,著有《鳌峰类稿》二十六卷,又有《密勿稿》、《辞荣录》、《海庙集》、《归田杂识》及《联句私钞》流芳后世。
请采纳
富甲天下糜竺,奇货可居吕不韦,财可通天万三千,聚宝盆沈万三,商圣范蠡。谁更厉???
首先秦二世是一个不会用贤臣,其次,秦始皇的锋芒太盛,秦二世感觉无事可做,再次,秦始皇过度宠爱二世,没有给他正确的引导。所以是吕不韦厉害,帮助秦朝一统江山。
僧一行是个什么人物呢?
僧一行,本名张遂,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出生于魏州昌乐(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)。
一行(683~727),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,本名张遂,魏州昌乐(今河南南乐县)人。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,卒于玄宗开元十五年。
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。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。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。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。为避开武则天的拉拢,剃度为僧,取名一行。先后在嵩山、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。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,后成为佛教一派--密宗的领袖。
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,一行是他的法名。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,掌握了渊博的学问。他曾经到长安城内藏书很多的元都观借书阅览。稍后他为了学习数学知识,又徒步跋涉几千里,寻访知名的人去请教。这种学习精神,使一行青年时期就以精通天文、历法而相当出名。
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,一行从所隐居的荆州当阳山佛寺来到京都长安,充当唐玄宗的顾问。一行在长安生活了十年,于开元十五年(公元727年)逝世。在这十年中,一行主要致力于天文研究和历法改革,并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梦见棺材,自己躺在里面
对财应当取之有道,用之有度,也不要学那些贪官哦,为什么把棺材和官财联系在一起呢,也影射了当官的腐败之风,以官谋财就有可能导致进真的棺材哦,所以即使你升官了,但同时,并不完全是取谐音的意思,有官就有财,官和财是和在一起的棺材=官财,你躺在里面,那说明你不是升官就是要发财了哦,不过
张衡传 读后感
《张衡传》以张衡“善属文”“善机巧”“善理政”为纲组织全文,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、科学家、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。范晔继承了司马迁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,并因人取事,因事敷文,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。张衡一生行事众多,成就卓著,品格高尚,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,虑及全又不流于繁,写其形又得其神,确要费一番匠心。
叙学习,显示其成就的基础。张衡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说:“道德漫流,文章云浮。数术穷天地,制作侔造化。瑰辞丽说,奇技伟艺,磊落炳焕,与神合契。”张衡多才多艺,德高品洁,是和他的学习、实践分不开的。范晔写他的学习,说他“少善属文”,自幼聪颖明慧,而更突出了他的“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,观太学”。张衡系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)人,而游学到“三辅”之地,并进入京城洛阳太学参观、学习。当时学界盛行的是“章句之学”,完全是一套陈腐的死学问,张衡涉足社会,不惜远游,目标远大,直入太学,这就使他达到“通五经,贯六艺”的地步。把五经、六艺都融会贯通了,他不是食而不化,也非固步自封,不仅读书本而且看实际,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,不单捧册页而且知世情。张衡贯古通今,知书识世,明道谙理,可是“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”,谦虚谨慎,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条件,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。作者仅用了三十四个字,就概及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:内容、方法、精神、成就。这真可谓用墨精当得能收海于勺,缩龙成寸。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,为下文叙述他的善为人、善作文、善机巧、善理政奠定了基础。
叙品行,显示其高尚的节操。张衡对为官作宦,“从容淡静”;对贪官酷吏,嫉恶如仇;对科学技术,不遗余力。有的人把学问作为沽名之具,钓利之饵,登官之梯,而张衡参透人生,洁身自守,他辞谢了多次的举荐与征召。作者连用“连辟”“累召”“不行”“不就”“不应”等词语,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,无意仕途。后来的出仕,也只是“拜郎中,再迁为太史令”一些从事科技、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。“衡不慕当世,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”,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,居高位以谋私利。
张衡没有官欲,但并非没有官才。他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,清醒的政治头脑,高明的政治手腕。他看到“天下承平日久,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”,不惜花了十年工夫,模拟班固的《两都赋》,而写了《二京赋》。在《西京赋》和《东京赋》中,极力铺写了二京的所有宫室、动植物、游侠辩论之士、角牴大傩之戏,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。这是婉转的讽喻。有时他也挺身而出“上疏陈事”,“讽议左右”,向皇上直言进谏,弹劾奸佞。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权力,也就大力剪锄奸徒丑类。他出为河间王刘政的相时,看到刘政骄奢,“不遵典宪,又多豪右,共为不轨”,他一到任就能“治威严,整法度,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”,收到“上下肃然,称为政理”的效果,可见张衡不仅具有如何做官的认识、理论,而且有着实际施行的本领。
张衡上究天文,下穷地理,精于历算,擅于机械,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。官场之中,有日天地黑,无风海生浪,所以他先是不做官,想洁身避祸,后来不得不入官场,顺帝“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。宦官惧其毁己,皆共目之”。“衡乃诡对而出”,避其锋芒,巧为应对。即令这样,那帮阉竖还“共谗之”,使他更明白在那种政治漩涡中,如履春冰,如捋虎尾,确实是“吉凶倚伏,幽微难明”,而要“常思图身之事”。当他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,也就急流勇退,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:“上书乞骸骨”,请求退休还乡了。从他的《四愁诗》《思玄赋》《归田赋》中,都看出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、有为的学者,在当时内心的苦闷,无力除恶,无法避祸,只有独善其身了。
叙术业,显示其卓著的成就。张衡在天文、数学、地理、气象、机械制造方面,都有卓越的成就,在文学、诗赋、绘画方面成绩斐然。郭沫若曾评价说:“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,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”,“万祀千令,令人敬仰”。范晔为之作传时,既要顾及全面,又要突出重点。文中以“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正,作浑天仪,著《灵宪》《算罔论》,言甚详明”概及了他多方面的贡献,而重点写候风地动仪。候风地动仪系张衡首创,在科技史上居重要地位。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、尺寸、规模、形体、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“巧制”、测定时的效验,做了井然有序的详明介绍。“验之以事,合契若神”着一“神”字,极写仪器功效。“自书典所记,未之有也”,表明此乃史无前例的独创。更用京师学者最初“咸怪其无征”,后来“果地震陇西。于是皆服其妙”的典型细节,充分证明了张衡“妙尽璇机之正”的“妙”,“善机巧”的“善”。
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、善机巧、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。全文以时间为序,叙其一生;以“善”为纲,统率题材;以“妙”为目,传其精神,因而所写方面多而不杂,事迹富而不乱,文虽简而概括全。范晔之所以能“驱万途于同归,贞百虑于一致,使众理虽繁,而无倒置之乖,群言虽多,而无棼丝之乱”(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),就在于抓住了总纲领,并内蕴着相互关系。张衡正由于潜心于学才达到“通五经,贯六艺”的境界,才使他具有了“善机巧”的知识与才干,也使他具有了“不慕当世”的胸襟。不去追名逐利,求官谋宦,才能居郎中的微职“积年不徙”,得“约己博学,无坚不钻”,有了创造发明。他的做官,不是为了荣华富贵,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。当不得不被推上政治舞台时,还始终保持着明智的头脑。作者将张衡于自然科学、文学、政治活动方面的表现统一了起来,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、伟大的人。
本文除揭示了张衡多方面事迹的内在的联系外,善于剪裁也是使本文成功的重要因素。如写“善属文”,就以写《二京赋》为主,略涉《思玄赋》,其他甚至不提及;写“善机巧”,以详写候风地动仪为主,其他科技成果则为辅;写“善理政”,以整治法度、收擒奸党为主,请求辞职、上调擢升则为次。在文学、科学、政事三方面,都体现了他“从容淡静”的个性,又突出了“善机巧”的特点,使张衡这么个伟大的形象辉耀于读者面前
莱州名人毛纪标志性事件
为帝王师
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(1485年)乡试第一,成化二十二(1486)年中进士第一,选为庶吉士。在翰林院
毛纪墓
苦修三年,授为翰林院检讨,进升修撰。宪宗弘治年间充任东宫讲读,兼负教育皇太子的任务。1505年,太子即位,是为武宗正德皇帝。毛纪升为侍讲学士,继续担任给武宗讲课的重任。正德五年(1510年)升户部侍郎,十年,拜礼部尚书,不久升任大学士,入预机务。
成化末年进士及第,进入翰林院做庶吉士。明弘治初年,授翰林院检讨,升任修撰,当经筵讲官。主编《会典》,升任侍读。明武宗即位,他又升左谕德。有人指责《会典》有差错,武宗把他降职侍读。编辑《孝宗实录》,升为学士,又担任讲官。正德五年(1510),他晋升户部侍郎。不久,转任吏部左侍郎。
正德十二年(1517)春天,毛纪兼任东阁大学士。到了秋天,又加太子太保,改任文渊大学士。武宗南征,毛纪辅佐主辅杨廷和留守京师。辅佐有功,又升少保、户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。
阻止迎佛
正德十年(1515年)乌斯藏(今西藏)入贡,来使对武宗说,乌斯藏有活佛,能预知人祸福。武宗最迷信佛教,听说后很高兴,拨出白银100余万两,命太监率锦衣卫130人、卫卒数千人前往迎接。毛纪等人坚决反对,纷纷上书劝阻。毛纪疏中指出:京师到乌斯藏两万余里,公私烦费,不可胜计。且四川近年灾乱,流寇蜂起,若再加骚扰,必将酿成大乱。武宗听不进大臣的反对意见,毛纪再三上书,苦苦剖陈,终于阻止了迎佛。
诛杀江彬
正德十五年(1520),毛纪担任礼部尚书。这年,武宗身患重病,又没有儿子继承皇位。毛纪与杨廷和、梁储、蒋冕等大臣商议,打算拥立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继位。毛纪提出要启奏皇太后同意。皇太后批准了这项议案。这时候,手握重兵的平虏伯江彬要造反。危难之际,毛纪挺身而出。他与杨廷和、蒋冕等人合谋,讨得皇太后懿旨,设计诛杀了江彬。这样,避免了一次宫庭政变。
武宗逝世后,朱厚熜顺利继位,史称明世宗。因为定策有功,明世宗非常感激,赐封毛纪为伯爵。毛纪坚决辞谢,奉劝明世宗收回了成命。毛纪的高风亮节,深受百官赏识。
出任首辅
嘉靖初年,朝中张璁等一批年轻官员,拥护明世宗尊崇生身父亲为皇考。毛纪与杨廷和、蒋冕、毛澄等人坚决反对。于是,朝廷暴发一场“大礼仪”之争。这场争辩,历时几春秋,造成一百三十四人入狱坐牢,廷杖打死十余人。嘉靖元年(1522),毛澄辞职回乡。嘉靖三年(1524),杨廷和、蒋冕相继被免职丢官。在这种形势下,毛纪顶风当宰相。
毛纪接任首辅后,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,千方百计营救因谏争而下狱的官员。明世宗亲自出马做工作,三番五次地劝喻毛纪,毛纪总是不改初衷。这天,明世宗在平台召见毛纪,要求毛纪让他给生父以最崇高的地位。毛纪依然摇摇头,他说:“陛下要这样做,先帝的位子怎么放呢?”明世宗发怒了,指责毛纪固执己见,“要结朋奸,背君报私。”毛纪回答说:“司马光曾经告诉神宗说,陛下之所以用臣,是因为看重了臣狂直敢言,有益于国家。如果为了自己的地位荣誉而不敢直言,那才是以官谋私。臣今天也是这样。要结朋奸,背君报私,这正是臣平日最痛恨的。既然陛下这样怀疑臣,臣乞求离职归乡。希望陛下任贤纳谏,审是非,识忠奸,明正邪,以养太平之福。”
辞职回乡
明世宗听了,既恨毛纪固执,又感毛纪正直,无可奈何。考虑再三,明世宗恩准毛纪辞职回乡,同时诏
令官府配给随从和粮食。这样,毛纪当宰相的时间只有三个月。这三个月的宰相,毛纪当得不容易啊!他是提着脑袋当宰相的,留下了刚直不阿的美名。
毛纪致仕后,安享田园之乐。游息之余编著了许多书。如《密勿稿》、《辞荣录》、《海庙集》、《联句私钞》、《归田杂识》、《鳌峰类稿》等。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,毛纪80岁大寿,世宗亲派大臣慰问。
嘉靖二十四年(1545),毛纪逝世,享年八十三岁。明世宗赠赐他为太保,谥号文简。毛纪的儿子毛渠,进士,官居太仆卿。
纪学识丰富,著有《鳌峰类稿》二十六卷,又有《密勿稿》、《辞荣录》、《海庙集》、《归田杂识》及《联句私钞》流芳后世。
请采纳
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,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什么意思
一、肝者-将军之官也,谋虑出焉。
将军,将军是要主谋略的,实际上聪明才智的最大发挥,要看我们肝气足不足,肝血足不足,做事就会踏实和稳重,肝血虚的话就非常容易动怒,烦躁。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看到很多。动肝火是因为谋略不足,想问题想不清楚。谋略在内经中讲“因思而远谋谓之虑。这个虑是想得远,想得非常 远,才叫虑。谋是策划,怎么想清楚。将军并不是代表打仗,而是要看运筹帷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。这就是将军之官的一个主要作用。
二、膻中者,臣使之官喜乐出焉
这个所谓膻中者,人体里一条很特殊的经络,就是心包经,心包和三焦是五藏之外,中医里加出来的一个藏器,两乳正中间有一个膻中穴,气会膻中,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,就是我们人体的气机,很大程度上都会通过这儿来表现,这儿涉及到西医的一个概念,就是胸腺,这个胸腺人出生前是很大的一个器官,出生后讯速的萎缩,这里可以暗示出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,胎儿之所以用能10个月来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,跟这个膻中胸腺有密切关系的,因为它是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,喜乐指的是经脉特别通畅,如果经脉通畅,小孩的发育就通畅,我们一出生后,生长非常快,过了青春期以后,人的生长速度就明显减缓了,这和膻中穴有关系。
臣使之官,就是代君发令的,在中医里有一个很特殊的概念,有心,也有心的外围心包,心是不受邪的,而心包是代君受过的这么一个功能。所以这个器官相当于宦官,他就是代君行令,代君受过。气会膻中,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,就是阻挡邪气,宣泄正气,就像北京城的紫禁城,阻当外边的邪气,让外边的危险进不了皇宫,同时它又可以向外宣发正气。